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她的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王安忆生平及她的作品,7月12日至14日,蚌埠学院最讲信誉的娱乐平台的王安忆研读小队成员通过借阅图书以及走访王安忆插队的蚌埠市五河县大刘村,开启了调研王安忆的旅程。
走近王安忆
7月12日,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正式开始,文教院参加社会实践的几位学生代表接过程书记的授旗后,在最讲信誉的娱乐平台团总支副书记毛星懿的带领下,“王安忆研读小队”的成员走进蚌埠学院图书馆,借阅品读王安忆的作品,了解了王安忆的生平。通过王安忆的《小鲍庄》等一系列作品以及组员们的积极交流,谈论阅读心得,进一步增进了对王安忆作品的理解。阅读完作品后,小组成员积极思考,活跃提问,为第二天的走访做充分准备。
在图书馆里,通过查阅书籍,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当代文学作家王安忆,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学以及社会文化,不仅为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危机感,促使大学生立足现实,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究,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一天的图书馆阅读活动,小组组员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走访大刘村
1970年,初中毕业后王安忆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刘村插队。7月13日,蚌埠学院王安忆阅读研究小组成员来到大刘村,探究王安忆知青岁月的故事,了解王安忆笔下的《小鲍庄》的原型村庄,并走访了王安忆插队时的几位友人。
王安忆插队时的生产队老营长刘品业回忆说:“王安忆初从上海下放到五河时还是个清秀高挑的十七八岁的女学生。一直在城市生活的她对农村生活并不太了解,但是她天生好学而且学习能力很强,她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生活。”那时,王安忆对当地的风俗琐事都很好奇,她广泛的与村民接触走动,深入地了解这些风俗文化,每天晚上都要写学习笔记,这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刘品业还强调说:“她忠厚、忠实,做事很认真。”
然后,小组成员跟随大刘村第一书记吴宝玉和大刘村党总支书记刘空来到了张立志同志住所进行采访。张立志同志曾与王安忆于一个生产队进行劳作,他对王安忆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她跳舞跳得非常好,尤其是芭蕾舞,她常在农闲时为当地村民们表演舞台剧,如《白毛女》,为村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从张立志同志的讲述中还能了解到王安忆的小说《小鲍庄》、《大刘庄》都是以当时的大刘庄为原型写的。如书中描绘的众人抗洪,哭丧送葬都真实的在大刘庄发生过。在大刘庄插队的经历也对王安忆后来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接着,小组成员对刘空书记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得知大刘村即将全部搬迁建成工业园区,那些王安忆笔下的村民及他们的后代们将离开大刘村,入住到新的小区里。虽然以后小鲍庄与大刘村虽将不复存在,但依然能从王安忆的作品中去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这是王安忆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大刘村和王安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大刘村给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王安忆在大刘村的经历对她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王安忆以大刘村为原型的文学创作,给大刘村留下了永远的文化魂魄。
开展研讨会
7月14日上午小组成员一同来到图书馆参加活动总结研讨会。组长殷文慧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体概述,她认为通过这次活动更好的了解到了王安忆的知青岁月,大家都受益匪浅。她还提到了王安忆笔下的方言的重要性,方言是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特别强调大学生要有继承保护家乡方言的责任感。组员陶超也发表了有关此次活动的个人感想,在大刘村他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和淳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王安忆的插队生活。
“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文本揭示了在历史文化与社会人生的不同表象背后更为本质的永远继续着的生活本身,《小鲍庄》、《大刘庄》是对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的描写,它会永远保留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小组成员陶文婷这样说到。最后大家合影留念,研讨会圆满结束,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使大学生深入学习王安忆作品,探究了王安忆作品对当代文学史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在社会活动期间队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一方面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队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更好发展提供软实力。最后通过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将所看所想变成领悟与人生经验。这次调研活动给小组成员带来宝贵的实践经验,组员们都表示受益匪浅。(撰稿:陶文婷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