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大学生的淮河文化之行: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发布者:袁晓帅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35

淮河是中国七大河之一,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淮河流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苏、鲁、豫、皖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积展现在中华大地上。

为了解这一古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淮河文化,继续传承淮河流域的传统精神,7月3日至5日,蚌埠学院最讲信誉的娱乐平台的淮河文化研究队通过图书网络搜索及走访龙子湖公园的蚌埠市民及学生,开启了河文化研究之旅。

 

图书馆里积淀在纸上的淮河文化

7月3日上午,研究队员们早早的来到蚌埠学院图书馆,通过查阅图书馆的馆藏纸质图书及图书馆官网里的电子文献资料,基础性的了解淮河文化,为之后的淮河文化宣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近日蚌埠都是阴沉沉的天气,但这丝毫不能削弱了研究队员们了解当地淮河文化的热情。在查询图书过程中,面对茫茫的书海,研究队员最终选定了《皖北崛起与淮河文化》《淮河文化纵论》《淮河文化新探》等一些近年来对研究淮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书籍。

队员们通过初步的了解清楚的认识了淮河文化的定位、主要特征和基础情况,丰富的淮河文化吸引了队员们的眼球,这为下一步的行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之行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蚌埠学院设立的院级研究机构,也是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会的驻地之一,出版了《淮河文化导论》《尘封的绝响》《蚌埠禹会村》《蚌埠双墩》等对研究淮河文化有重要贡献的专著。

7月3日下午,研究团队联系了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老师后便早早的来到了这里,通过参观研究中心内部的复原文物和专著期刊,深入的了解淮河文化丰富灿烂的内涵。

“淮河流域文化灿烂,它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古老的文明。我们安徽学者常有这么一句话‘明清文化看皖南,先秦文化看蚌埠’。”淮河文化中心的值班老师如是说道。

 

市博物馆中沉淀着的淮河文化之光

7月4日下午,研究团队来到蚌埠市博物馆,准备通过参观淮河流域文化展厅并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来深入了解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灿烂辉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像蚌埠双墩文化遗址这样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双墩遗址中的刻画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是中国文字起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博物馆工作人员这样说。

在淮河展厅,研究团队队员们了解到了淮河流域各省市的灿烂文化,清楚了蚌埠地区在淮河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一天的博物馆之行,研究队员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龙子湖公园里的淮河文化宣传

7月5日下午,研究团队来到了蚌埠市龙子湖公园,在龙子湖公园的西北畔,有一个令人瞩目的雕塑,它按照中国传统,四方铸造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以指向南方的红色四柱象征南方温暖,指向北方的蓝色四柱象征北方寒冷,中间夹有一颗青铜珍珠,寓意蚌埠是珠城,地处南北之间。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气候意义上的南北方分界线,而蚌埠是中国第一个设立南北分界线标志的城市。研究队员们来到这里发放淮河文化宣传单以及做问卷调查,是有特殊意义的。市民和一些大学生也都积极配合,有很多人主动向研究团队了解淮河文化的情况。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一位蚌埠本地的市民表示:“近年来,政府对我们这里的淮河文化宣传的力度越来越大了,这是很好的。我们生活在淮河边的人对淮河有很重的感情,蚌埠这个名字也和淮河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我们以前就是淮河边养蚌产珠的小渔村。现在发达了,我们也不能忘了淮河这条母亲河呀!

从最初的活动准备阶段,到后来一步步的实施,我们查询图书馆中的资料,联系校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老师,参观博物馆后连夜设计了宣传单和问卷调查表,在龙子湖公园对市民及本市大学生进行宣传和问卷调查……每一步都是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成员们表示,淮河文化是一个古老而极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与传承,今后他们会把淮河文化传递给本市的其他不太了解这种文化的市民和大学生。淮河文化研究队的学生负责人郜婷介绍说。

古老的淮河,历经沧桑。它正以弯而不屈、奔流不息的精神,谱写出壮丽辉煌的篇章,汇入现代文明的海洋。这里当地有一句民间俗语: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撰稿:程旭)